2021下教师资格证考试:科目二常考考点梳理(四)

来源:招教网时间:2021-09-28 16:11:20责任编辑:shizhenzhen

关键词: 教师资格证

  • *备考没方向?
  • *考试时间不清楚?
  • *成绩看不懂?
  • *考试内容没有掌握?
  • *拿证之后何去何从?
  • *别人上岸也这么难?

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
▪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
▪ 获取1对1备考指导


五、教育部主要说了什么?

(一)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

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

理论核心:“发生认识论”

图式、同化、顺应、平衡

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:

感知运动阶段(0-2岁)

前运算阶段(2-7岁)

具体运算阶段(7-12岁)

形式运算阶段(12-15岁)

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

“文化历史”发展理论;心理发展的实质是“内化说”;最近发展区。

(二)中学生认知发展特点

注意发展特点

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和深化:无意注意不断发展和深化,兴趣爱好逐渐稳定,注意的发展始于无意注意;

有意注意占有优势地位;

注意特征存在个体差异。

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:

注意稳定性提高,但发展速度相对较慢;

注意广度接近成人;

注意分配能力还不够成熟;

注意转移能力缓慢增长。

记忆发展的特点:

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,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;

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优于抽象材料,图形记忆优于词语;

有意记忆和抽象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;

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;

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。

思维发展的特点:

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处于优势地位;

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,占主导地位;

辩证逻辑思维循序发展。

语言发展特点:

对字词概念的理解逐渐能够把握本质;

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;

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。

(三)情绪

情绪基本分类:快乐、愤怒、恐惧、悲哀

情绪状态分类:

心境: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,具有弥漫性和长期性。

激情:一种强烈的、爆发性的、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。

应激: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。

情绪理论

詹姆士—兰格理论

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,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。

坎农—巴德学说

情绪并非外界变化的必然结果,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,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。

阿诺德的“评定—兴奋”说

强调情绪来源于大脑皮层对情境的评估。

刺激情境—评估—情绪;

大脑皮质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;

从外周来的反馈信息,在大脑皮层中被估价,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。

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

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唤醒水平;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。

中学生的情绪特点

强烈、狂暴型与温和、细腻性共存;可变性与固执性并存;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。

高中生情绪特点与发展

情绪的延续性;情绪的丰富性;情绪的特异性;情绪体验的深刻性;情绪体验更加细腻。

良好情绪的标准

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,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;

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程度的反应;

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,当引起愉快、欢乐情绪的客观情境已经转移,而在进行另一项活动时,学生仍然沉浸在愉快欢乐之中,这是不恰当的;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。

情绪调节的方法

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;

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;

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;

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,包括:认知调节法、合理宣泄法、意志调节法、转移注意法、幽默法;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。

(四)人格

人格的特征

独特性:不同的遗传,生存及教育环境,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征。

稳定性:跨时间的持续性、跨情境的一致性。

整合性: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。

社会性: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。

功能性:性格决定命运。

气质类型

胆汁质:兴奋型。直率热情、精力旺盛、不易疲劳,但易于冲动、自制力差,性情急躁,办事粗心等行为特点。

多血质:活泼型。反映迅速、活泼好动,待人热情亲切,但粗心浮躁、粗枝大叶、容易分散注意力。

粘液质:安静型。情绪稳定、心平气和、不易激动、也不外露;反应性低;话少;自制力强但也易于固执拘谨。

抑郁质:抑郁性。表现为对事物和人际关系观察细致、敏感;情绪体验深刻稳定,不外露;行动缓慢,不活泼;学习和工作易感疲劳。

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

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形成的。

遗传与生理对人格的影响;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人格的影响;家庭对人格形成的影响;学校教育对人格的影响;自我因素。

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

人格是由本我、自我、超我三个部分组成。

发展分为五个时期:

口唇期(出生—1岁左右),婴儿本我从吃奶和吮吸等口腔刺激获得满足和快乐。

肛门期(2—3岁之间),幼儿通过大小便排泄获得满足,得到快感。

性器期(大约4岁左右),儿童进入生殖器期,喜欢抚弄自己的性器官而获得快乐和满足。

潜伏期(从7岁左右到青春期前),儿童性与攻击的冲动开始进入潜伏期,对性不感兴趣,也不再通过躯体部位而获得快感。

生殖期(从青春期到整个成年期),由于性器官的成熟,个体由儿童进入青春期,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,在心理上逐渐有了与性别相关的职业计划、婚姻理想等。

埃里克森人格理论

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(0—1.5岁),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;

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(2—3岁),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;

主动感、主体感对内疚感(4—5岁),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;

勤奋感对自卑感(6—11岁),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;

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(12—18岁),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;

亲密感对孤独感(成年早期18—30岁),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亲密感,避免孤独感;

繁殖感对停滞感(成年中期30—60岁),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充沛感,避免停滞感;

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感(成年晚期60岁以后),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,避免绝望与沮丧。


2024教资上岸大本营

  • 考试公告
  • 成绩查询
  • 资格认定
  • 备考讲座

扫码进群,备考路上不孤独,互帮互助,共同上岸!

点击打开

收藏

复制链接

微信扫一扫

手机登录下载

微信扫码下载

微信扫一扫,即可下载

— 登录账号,免费查看完整备考资料 —

每日一练

历年试题

面试宝典

时政热点

欢迎登录